2025-10-04 14:14:23 中鞋網 www.gufwv.cn 【來源:第十一診室 】打印本頁 關閉
圖片: 黃仔 | 撰稿:貓毛 | 責編: 木頭羊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姐妹們,你們有沒有覺得鞋越來越難買了,款式那么多,卻找不到一雙既百搭又舒服的。
好幾次把新鞋買回來開開心心地穿出門,還沒到一天,就想趕緊沖回家換一雙。不是擠腳就是磨后跟,不是壓腳背就是鞋底硬得像鋼板……最后又只能看在它好看的份上忍了。
▲圖片來源:網絡
說實話,鞋子不是好看就夠了。把美觀放一邊,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保護雙腳、輔助雙腳完成走路跑跳等各種動作,如果鞋子不合適,不僅會讓你容易腳臭、腳趾變形、腿變彎變粗,甚至還會腰酸背痛。
于是,在一堆常規的鞋子中間冒出了一些特殊的鞋子,什么赤足鞋啦,五指鞋啦,足弓鞋啦……說能解放雙腳、糾正不良姿勢、矯正體態,怎么好怎么來。
這些聽起來很神奇的健康鞋,是真的有效還是智商稅?今天就來一探究竟!
赤足鞋
在自然狀態下,雙腳的腳趾頭自然舒展,不是完全緊挨著的,但現在大多數鞋子鞋型窄,讓腳趾全擠在一塊,就像五口人住在5平的小房間,轉身轉不過來了,難免糾纏磕絆。
▲圖片來源:facebook
長期穿擠腳的鞋子,容易拇外翻、甲溝炎,甚至因為雙腳發力不對而傷害腿、膝蓋和腰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赤足鞋就出現了。
赤足鞋
▲圖片來源:fitz
最近被知名韓星帶起來的「五指鞋」也屬于赤足鞋的一種。
五指鞋
▲圖片來源:小紅書@明星同款、ELLE
在網上搜赤足鞋、五指鞋,出來的還是國外品牌居多,比如Vibram、Vivobarefoot、Merrell Barefoot……價格幾百幾千都有。
▲圖片來源:vibramhk
怪里怪氣又不便宜,為什么那么火?據穿過的人說,穿了就知道不一樣。
▲圖片來源:小紅書
赤足鞋通常鞋型寬大、鞋底偏薄。
如果說大部分鞋子是擁擠的小房間,那么赤足鞋寬大的鞋型就是腳趾們寬敞的大房子,而五指鞋更是給腳趾們安排了獨立臥室,再加上鞋底薄,雙腳能更好抓地,那是相當「接地氣」。和直接光腳比,它又給腳一層包裹和保護,讓咱體面又安全地當個光腳野嗎嘍。
穿帆布鞋(左)VS穿赤足鞋(右)的腳趾狀態
▲圖片來源:barefoot universe
而偏薄的鞋底能最大程度增大腳部和地面的接觸面積,讓腳更「抓地」的同時,還增強腿腳部肌肉和身體穩定性。(尷尬的時候腳趾摳地也更有力了……)
2016年一項發表在《CLINICAL BIOMECHANICS》上的研究里,團隊招募了48名20~45歲、從沒穿過赤足鞋的跑步愛好者,將ta們分成「穿赤足鞋跑步」和「穿傳統跑鞋」兩組,并進行為期6個月的跑步練習。結果發現,穿赤足鞋跑步足的受試者的腳部、腿部肌肉分別增長了8.8%和7.05%。
還有一項研究發現,穿6個月赤足鞋后,足部力量比對照組平均增加了54.7%。
強壯的腿腳是一切運動的基礎,穿赤足鞋既穩定又能鍛煉,也難怪赤足鞋更受健身、徒步人群的喜歡了。
力量訓練、瑜伽都可
▲圖片來源:google
不過先別急著下單天天穿!
我們的腳已經習慣了常規的鞋子,如果一下子換成赤足鞋,天天穿著它走路跑跳的,反而容易肌肉拉傷、足底筋膜炎。
建議從每天穿1~2小時開始,慢慢增加時長,讓腳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足弓鞋
從小到大,身邊總有幾個一站腳就累,一走路腳就容易酸痛的人,后來才知道是扁平足(足弓塌陷)的問題。
正常人腳底都是有足弓的,它既能保證我們日常走路跑跳時的穩定性,也能像彈簧一樣緩沖減震,減少從腳部向上沖擊的壓力。如果沒有足弓,不僅運動時不穩定,地面的沖擊力還會直接傳遞到膝蓋、髖關節甚至腰部。
足弓塌陷、正常足、高足弓
▲圖片來源:gotham footcare
扁平足有天生的,也有后天隨著生活習慣問題加重的。現在很多鞋子都忽略了足弓支撐,或者單純做成了「踩屎感」,導致足弓塌陷的人問題越來越凸顯。
于是現在市面上又有一些聲稱能有效支撐足弓的鞋子,或者足弓墊,在足弓的位置微微隆起,把塌下來的足弓頂上去,彌補鞋子足弓支撐不夠的缺陷。
這種設計思路聽起來很合理,但效果究竟如何呢?
足弓鞋截面示意圖
▲圖片來源:google
結論是有用,但條件有限。
據克利夫蘭、nhs等權威醫療平臺,功能性鞋墊(如足弓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扁平足帶來的疼痛癥狀,但需要注意,足弓支撐不是越高越好,足弓過高同樣會讓身體活動不穩定,同時錯誤發力引發腿部代償變形。
輕度的足弓塌陷可以嘗試穿足弓鞋,但每個人的腳型都不一樣,不是所有標明「足弓支撐」的鞋子都適合你,一定要根據腳型來買,或者就醫后定制專業的矯形鞋墊。
▲圖片來源:tenor
如果你是中重度的功能性扁平足,足弓鞋/鞋墊的作用可能微乎其微,建議及時就醫處理,專業的康復訓練比什么神奇鞋子都強。
骨盆前傾矯正鞋
聽到這名兒,一開始我以為又有啥新科技了呢,搜圖一看,嗐,這不老熟人嗎。
▲圖片來源:某寶
這種鞋底前高后低的鞋子,早些年以「負跟鞋」的名字火遍全網,現在又化身「骨盆前傾矯正鞋」卷土重來,商家聲稱的原理是讓重心后移到腳后側來矯正不良姿勢。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既然骨盆前傾是往前突,那穿這個鞋讓重心往后收,不就把問題解決了嗎?
骨盆前傾VS正常體態示意圖
▲圖片來源:baptist health
非也非也,想得還是太美好了。
骨盆前傾主要是不良姿勢、腹部肌肉力量不足導致的,雖然穿負跟鞋把重心往后拉了,但就像駝背穿矯正背心一樣,只是強行把人掰正了,治標不治本,而且每雙負跟鞋的傾斜坡度也不一樣,很難把握,還會因為強制拉伸跟腱、打破人體平衡,對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造成損傷。
短時間內它看起來是讓人「直」了,但人體正常腰部是有生理性前凸的,穿上負跟鞋其實是讓身體處于一個異常姿勢,長期穿著會讓肌肉異常發力,遠期可能會帶來新的問題。
▲圖片來源:giphy
其實目前并沒有充足有力的證據證明負跟鞋可以治療腰部問題,頂多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短期踝關節、跟腱康復訓練時會用到。
如果你想真正改善骨盆前傾,還是得通過糾正日常姿勢、加強核心肌群力量才行。
怎樣選一雙適合自己的鞋?
說到這里大家也知道了,一些所謂有奇效的鞋子,其實都不過是商家收割錢包的手段。
最低成本的、對雙腳好的方式,還是日常注意正確發力、有問題及時解決,以及買一雙舒舒服服的、真正合適的鞋子:
炎按腳型和腳趾走向去選
每個人的腳型不同,總的來說有埃及腳、希臘腳、羅馬腳這三種,具體的區別在腳趾的長短和走向。
如果按腳趾的弧度走向來買鞋,給腳趾足夠的伸展空間,整體上會更舒服。
▲圖片來源:google
同時也可以多買圓頭鞋,對比方頭、尖頭的鞋子,圓頭鞋給腳施加的壓力是最小的。
鞋底厚度、硬度適中
太硬太薄的鞋底缺乏緩沖減震,太厚太軟的鞋底又會削弱腳部對地面的感知,支撐也不夠。
鞋底多厚才合適,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綜合已有的資料來看,2.5~3cm是比較合理的區間。
買鞋時不要過分迷信「踩屎感」,鞋底要有一定的韌性,拿到鞋子后,可以雙手分別抓住鞋頭和鞋尾彎折一下,彎折點在前1/3處是最好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挑選小細節:
✅優先選擇天然皮革、網布等透氣材質,避免悶汗不透氣;
✅在下午或晚上試鞋,這時候腳部略微腫脹,更能判斷鞋子會不會過于擠腳;
✅很多人雙腳大小并不完全一致,一定要兩只腳都試試。
我們的雙腳帶我們走過千里萬里,默默承受了很多,卻往往是我們最忽視的身體部位。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不僅是對腳部的呵護,更是對全身健康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