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搏開始給自己留后路了
10月22日,運動零售運營商滔搏發布了截至8月31日的中期財報。數據顯示,滔搏上半財年營收為122.99億元,同比下降5.8%;歸母凈利潤7.89億元,同比下滑9.7%。
盡管公司的現金儲備維持在25.4億元的穩健水平,派息率亦保持行業高位,但收入與利潤的雙降,反映出滔搏在消費疲軟與渠道重構雙重壓力下的現實困境。
作為耐克阿迪的核心經銷商,滔搏的業績顯然受到其銷量影響,不過從財報中也可以看出,滔搏正在培育新的高端運動合作品牌。也就是說,滔搏也在給自己留了一條后路。
財報顯示,滔搏直營門店數量已從2021年峰值的8395家縮減至4688家,閉店主要集中于低效臨街鋪位及部分購物中心。
這雖有助于滔搏控制成本(報告期內,銷售及行政開支同比下降5.5%)但也暴露了其對線下客流的高度依賴。公司坦言,零售環境波動導致線下消費承壓,成為收入下滑的主因。
為應對當下的消費挑戰,滔搏正加速推進“1+N”全域零售模式,即以線下門店為節點,聯動內容電商、私域流量與即時零售等線上渠道。
報告期內,滔搏運營的抖音及微信視頻號賬號超過800個,小程序店鋪逾3600家,即時零售覆蓋門店達3700家以上。線上零售業務實現同比雙位數增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線下收入缺口。
然而,線上擴張亦帶來新的壓力。由于電商平臺促銷氛圍濃厚,疊加線上銷售占比提升,整體折扣率加深,導致毛利率微降至41.0%,較上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經營利潤率亦下滑0.5個百分點至8.1%。
這表明,線上增長雖具規模效應,但對盈利能力構成一定侵蝕。也就是說,線上其實更卷了,這將是滔搏的難題所在。
用戶結構方面,滔搏會員銷售占零售總額的92.9%,復購會員貢獻60%的會員銷售額。高價值用戶(數量占比為中單位數)貢獻了35%的會員銷售額,客單價約為平均水平的6倍。
這說明滔搏對核心用戶的高度依賴,也凸顯其在用戶分層運營上的精細化程度。但與此同時,如何擴大高價值用戶基數、降低對存量會員的過度依賴,仍是長期課題。
在運營效率上,滔搏持續推進了數智化建設,包括智能補貨系統、AI選品工具及AIGC內容生成技術的應用。這些舉措有助于提升庫存周轉與營銷精準度,但在當前收入承壓背景下,技術投入的回報周期仍需觀察。
從收入構成看,耐克與阿迪達斯兩大主力品牌貢獻108.11億元,同比下降4.8%,占總營收比重仍高達87.9%。而其他品牌(包括Puma、Vans、The North Face、李寧等)收入下降12.2%,占比僅11.5%。
另外,聯營收入與電競業務則分別下滑15.2%和39.7%,這進一步凸顯了主業集中度高的問題。
為降低對頭部品牌的依賴,滔搏自2024年開始密集引入了垂類品牌。
例如,滔搏在2024年獨家運營越野跑品牌norda?;2025年5月起,相繼成為挪威戶外品牌Norrøna、跑步品牌Soar及Ciele Athletics的獨家運營商。10月初,其自營跑步集合店ektos在上海開業;15日,Norrøna首店落地上海浦東嘉里城。
這些新品牌大多定位高端,卡位“運奢”賽道。據公開渠道信息,Norrøna產品售價區間為1000至12000元,與始祖鳥相當;Soar單品均價超679元,部分夾克售價達3799元。
滔搏在運營上采取圈層化策略,如ektos選址熱門跑步路線交匯點,配備淋浴設施并向本地跑團開放空間,試圖通過場景嵌入增強用戶粘性。
但問題在于,高端細分市場的培育周期長、受眾有限。目前,這些新品牌尚未形成顯著收入貢獻,財報亦未單獨披露其銷售數據。在主力品牌增長乏力、新品牌尚處投入期的過渡階段,滔搏面臨“舊動能減弱、新動能未起”的結構性斷檔。
此外,滔搏曾提出從“經銷商”向“一站式運動零售運營商”演進,提供品牌定位、內容傳播、零售落地等全鏈路服務。有市場觀點將其類比為“運動品牌MCN機構”,但此類模式對內容生產能力、社群運營深度及品牌孵化能力要求極高,遠超傳統零售企業的能力邊界。
目前來看,滔搏若要真正實現從渠道商向品牌運營方的躍遷,需在產品、品牌、服務等維度進行系統性重構,非短期可成。
總體而言,滔搏的中期業績反映了運動零售行業在消費降級與渠道變革下的普遍困境。其全域零售與細分賽道布局具有戰略前瞻性,但短期內難以扭轉財務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