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在打折,On在狂飆,毛利直沖 65.7%
注:配圖為AI生成
2025-11-12,瑞士跑鞋品牌 On Holding 公布 2025 年三季報:
凈銷售額 7.944 億瑞郎,同比增長 24.9%,毛利率升至 65.7%,同時第三次上調全年指引。股價當日一度暴漲近兩成。
一份“越跑越快”的財報
2025-11-12,瑞士跑鞋品牌 On Holding(ONON,紐交所)公布 2025 年三季報:
Q3 凈銷售額 7.944 億瑞郎,同比 +24.9%(恒匯率 +34.5%),明顯高于市場普遍預期的約 7.63 億瑞郎。毛利 5.222 億瑞郎,同比 +35.5%,毛利率升至 65.7%,為上市以來新高,調整后 EBITDA 利潤率 22.6%。
更直白說:每賣 1 瑞郎就能留下近 0.66 瑞郎毛利,已經站在運動鞋服行業的“準奢侈品”檔位。
公司同時第三次上調 2025 全年指引:
恒匯率銷售預計同比 +34%(此前為“至少 +31%”),對應全年約 29.8 億瑞郎;毛利率預期從 60.5–61.0% 上調到 約 62.5%;調整后 EBITDA 利潤率從 17–17.5% 上調到 >18%。
財報公布當天,ONON 盤前股價約漲 8–9%,盤中一度拉升至 約 20%,Barron’s 統計當日收盤漲幅約 24%,直接把市值推高數十億美元。
Barron’s 把這份成績單形容為“罕見的高增速加高利潤組合”,并特別點出:
在美國對部分鞋類加征關稅、同業打折去庫存的背景下,On 通過提前提價和堅持不打折,仍然守住了高毛利。
誰在為 On 買單:
渠道、區域、品類的三重放大
財報的核心答案很直接:是誰在持續為 On 的高價跑鞋和新興服裝線買單?
渠道:DTC 提毛利,批發沖規模
Q3 DTC(直營+官網)3.147 億瑞郎,同比 +27.6%(恒匯率 +37.5%),占比升至 39%+;批發 4.796 億瑞郎,同比 +23.3%(恒匯率 +32.5%)。
DTC 帶來高毛利,批發負責把規模堆大。 On 同時吃到了這兩頭的紅利。
區域:APAC 暴沖,美洲守基本盤
區域增速分化明顯:EMEA +28.6%;美洲 +10.3%;APAC +94.2%。
美國仍是大本營,但跑鞋大盤放緩;真正的高速增長來自亞太市場,尤其是公司在亞洲主要城市的門店和渠道快速鋪開,疊加消費升級紅利。
品類:鞋撐大盤,服裝與配件在加速
按恒匯率口徑,鞋類收入增長 30%+,服裝約翻番,配件增速超過 1.6 倍。
鞋仍占九成收入,但服裝和配件的爆發,讓 On 正從“跑鞋品牌”轉向“生活方式品牌”。
跑鞋賣火之后,褲子、外套、小包自然跟著賣,對渠道而言“全套 Look”也更掙錢。供應鏈端則意味著訂單開始外溢到紡織與配件,對只做鞋面的 OEM 未必是好消息。
高增速的隱性條件
一旦松動就會反噬
高端定價不是永動機:
On 兩年連提價、黑五拒絕促銷,短期有效。但這套模式依賴兩個前提:宏觀不急剎、同價位競爭對手不集中反擊。一旦跑鞋市場從擴張轉入存量,高價會從優勢變成壓力。
現在的高速,是滲透期紅利,而可能不是常態:
包括 Morningstar 在內的機構都提到,跑鞋賽道最近整體承壓,品牌普遍面臨庫存、競爭和折扣壓力,On 這次算是‘逆勢上調指引’。
估值站在高杠桿區:
以 2025-11-12 收盤價和最近十二個月收入計算,多家數據源給出的 On 市銷率在 3.5–4 倍 區間,EV/EBITDA 大致在 26–32 倍。
無論按哪套口徑,估值都顯著高于 Nike、Deckers 等成熟龍頭——這意味著未來幾年哪怕基本面只是‘維持很好’,股價也可能經歷一段‘估值消化期’。
高增長要守的三條底線
關稅與地緣波動:
美國對中、越等鞋類的關稅節奏仍不明朗,On 在財報里也多次點名“關注雙邊關稅風險”。如果未來稅率再上調,提價與成本優化是否還能對沖,窗口未必充裕。
庫存與渠道健康度:Q3 里批發與 DTC 一起快跑,看著很好。但一旦 2025–2026 終端零售轉弱,渠道可能進入“去庫存期”,訂單節奏會從下游反噬到 On,尤其對批發占比仍高的區域影響更明顯。
組織能力與擴張壓力:全球擴店 + 提高 DTC 占比,對供應鏈、IT 系統、管理層深度都是硬壓力。一旦某個大區出現供應延誤或產品召回,高毛利會瞬間變成高風險。
下一階段趨勢的
“三個早期信號”
假日季 DTC 強度:2025-11 至 2026-01 的 DTC 同比增速,以及是否繼續拒絕黑五折扣。
2026 毛利率“能否站穩 62–63%”:關稅、運費、匯率擾動是否還撐得住。
APAC 是否回到穩態:假如未來 APAC 增速從當前 +90% 多的水平回落至 30-40%,就需要觀察是渠道堆貨所致,還是品牌新鮮感開始消退。
結語:
從這份 Q3 財報看,On 正踩在三重順風上:
高端定位撐住價格、DTC 推升毛利、品類擴張帶來新增量。數據漂亮,市場也給了對應的溢價。
但所有“新貴品牌”最終都要過同一道門:當跑鞋市場從增量轉向存量、當對手開始正面對線、當提價紅利被磨掉,On 的毛利和增速還能站得住嗎?
這才是未來幾年全球鞋服行業最值得盯的那場長跑。











